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02)

一、培养目标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一步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精神;

2.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优良的学术道德;身心健康;

3.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深入系统地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方向;

4.掌握英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和交流能力;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工具;

5.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化学学科教学论

本方向在学习教育专业理论及相关化学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国内外课程和教学论发展的动向,进行化学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中学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另科研实践2学分,专业实习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补修课程,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2门,必修,3学分;

英语,1门,必修,3学分;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必修,0.5学分;

基础学位课程,3门,必修,共10学分;

专业学位课程,2门,每门3学分,必修,共6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同等学力身份和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主要课程2~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五、培养环节

1.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导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研究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一般在入学后前两个月内完成。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严格按照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均应在前三个学期完成。

3.毕业(学位)论文开题

研究生在本学科专业范围内,结合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在导师指导下选定毕业(学位)论文题目,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第三学期末组织开题论证,制订论文工作计划。

4.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专业实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专业实习。专业实习需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特点进行,其形式可以是参加校内外各类教育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或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等各种形式。如在各类教育教学单位进行教学教辅工作,其完成工作量不少于20学时;如在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其完成工作时间不少于20个工作日。专业实习的具体时间和形式由研究生与导师商定,并在个人培养计划中注明。专业实习考核合格,计2学分。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科研实践的形式为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等。每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积极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科研实践考核合格,计2学分。

研究生可根据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5.中期筛选

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工作按《鲁东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鲁大校发〔2011〕109号)的规定执行,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6.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检查

研究生通过毕业(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后,进入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研究生撰写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汇报论文工作情况,导师应经常了解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毕业(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末进行。

7.毕业(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撰写完毕并符合如下条件后,方能提出答辩申请: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完成实践活动规定的专业实习工作和科研实践活动工作,并取得相应学分。论文答辩工作具体程序及要求按《鲁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科研训练和必要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生既要牢固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期筛选考核、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方式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开课

单位

学 位 课 程

A0100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考试

郭同峰教授

李伟教授

A0100005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考试

于海飞副教授

A0100006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8

0.5

1

考查

专家

研究生处

AQYYY001

研究生英语(读写、听说、翻译)

108

3

1、2

考试

管廷祥副教授

刘军显副教授

外教

孙明磊副教授

A020001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72

4

1

考试

韩延伦副教授

闫旭蕾副教授

张夫伟副教授

教育科学学院

A0200020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54

3

1

考试

娄立志教授

田殿山副教授

A0200018

教育心理学专题研究

54

3

2

考试

郑淑杰教授

B0900194

化学教学论研究

54

3

1

考试

孙树萍教授

B0900193

化学课程论

54

3

2

考试

孙树萍教授

非 学 位 课 程

D0900199

专业英语

36

2

1

考查

曲荣君教授

D0900012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6

2

2

考查

徐强副教授

D0900205

化学测量与评价

36

2

2

考查

孙海波副教授

刘冰讲师

D0900206

高等有机化学

36

2

2

考查

纪春暖教授

D0900297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36

2

2

考查

乔青安副教授

E0900001

化学教学论

54

1-3

考试

孙树萍教授

E0900002

化学教学论实验

54

1-3

考试

谭翠英

高级实验师

主要参考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序号

名 称

1

郑长龙主编:化学新教程中的教学素材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吴星主编:化学新课程中心科学探究,高等教育出版

3

毕华林主编: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广西人民出版社

6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组编:现代社会中的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7

皮连生主编:教与学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

董奇主编: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

美国科学促进学会著:科学素养的基准,科学普及出版社

10

王磊主编: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课教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1

王磊主编:高中新课程化学选修课教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2

孔金鹏主编:高中化学新课程理论教学实践,商务印书馆

13

王晶莹.师生科学探究观的国际研究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04):11-15

14

李云雁主编: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北京第二版

15

程伟伟,王清.我国探究教学30年评述[J].科技信息2011.431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8

邓小明.化学探究教学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2003(10):40-41

19

彭清义.从两节公开课看新课程的理念[J]生命教育,2010(03):92-94

20

郑长龙.关于科学探究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化学教育,2007(8):6-12

21

American Chemistry Socity. ChemCom-Chemistry in Communit (H) by Henry Heikkinen Published by: W.H. Freeman and Company 2006

学校微信